黃順榮,中共黨員,自治區終身教授,主任醫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普通外科學科帶頭人、業務顧問、廣西微創手術中心主任,曾任醫院“微創手術”特聘崗位專家工作負責人,碩導,兼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腔鏡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常委和廣西腹腔鏡內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等,擔任《中國微創外科雜志》等編委。率先在廣西開展多項微創手術技術,受邀到德國、美國等國際國內會議作主題發言和手術演示,參編國內第一部國內外專家聯合撰寫的腹腔鏡外科專著??蒲姓n題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三等獎,廣西適宜衛生技術推廣獎二等獎4項,發表論文百余篇。兩次帶隊參加援非醫療工作,被授予內鏡領域最高獎“恩德思國際內鏡獎”。獲得 “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 “廣西五一勞動獎章” “2007感動邕城十大好醫生” “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
黃順榮同志為普通外科學科帶頭人、業務主任(結直腸?肛門外科、胃腸?疝?腸瘺外科、小兒外科)、廣西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小組“才人小高地”、“微創手術”特聘崗位專家負責人,武漢大學醫學院和廣西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兼任主要學術任職: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腔鏡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和廣西腹腔鏡內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外科分會副主委、肝膽外科學組副主委、器官移植學組副主委,為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勵委員會專業評審組成員,擔任《中國微創外科雜志》、《中國實用外科雜志》、《腹腔鏡外科雜志》、《中國臨床新醫學》、《廣西醫學》等雜志編委。
學科領域帶頭人,技術水平區內領先、國內先進。其率先在廣西開展多項微創手術和新技術:1984年率先在廣西開展纖維膽道鏡取石術,1992年率先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993年首先開展電化學治療惡性腫瘤、超聲引導下肝切除、肝內膽管取石術;2000年率先使用聲控電視腹腔鏡行結直腸癌根治術、胃大部切除術、肝切除、脾切除+門脈高壓斷流術等10多項手術,填補廣西地區空白。2001年在全國開展首例腹腔鏡胃底賁門癌切除術,2002年完成全國首例腹腔鏡直腸癌及轉移性肝癌同期切除術。積極組織籌備肝移植工作,2003年籌建廣西人民醫院肝移植小組,成功開展肝移植手術。2011年分別完成廣西首例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膽囊切除術。
重視組織構建和人才培養,推動學術發展:1990年首先在廣西組建肝膽外科,任科主任。2000年組建廣西微創手術中心、腹腔鏡培訓中心,任中心主任,將微創手術在區內外推廣,受邀到重慶、海南、新疆、廣東等各大醫院傳授微創技術。目前腹腔鏡培訓中心已通過衛生部驗收,成為全國性的腹腔鏡培訓基地,任基地負責人。舉辦了24期腹腔鏡學習班,曾與國內著名電化療專家舉辦了6期全國電化學治療腫瘤學習班。承擔臨床教學工作,目前已培養博士1名、碩士10余名。
倡導學術交流,積極推廣外科新技術:其高超的技藝受到國內同行敬重,受邀參加國際國內大型學術會議、主題發言和手術演示。2001年受邀到德國慕尼黑參加歐洲消化大會。2002年被邀參加全美外科大會,被聘為美國強生公司腹腔鏡培訓基地客戶站教授。參編國內第一部國內外專家聯合撰寫的腹腔鏡外科專著。主辦全國性腹腔鏡手術演示會4屆。
科研工作嚴謹,成果豐碩,學術水平卓著:主持廣西自然科學基金2項、回國人員自然基金1項、廣西衛生廳基金2項、廣西衛生重點課題1項??蒲姓n題成果經專家鑒定屬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已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廣西適宜衛生技術推廣獎二等獎4項,包括“雙吻合器行低位直腸癌保肛術”、“腹腔鏡在腹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腹腔鏡胃手術的臨床應用研究”、“腹腔鏡改良低位直腸腫瘤切除保肛術的臨床研究”等。主持實施科技廳課題“改良腹腔鏡直腸前切除手術對直腸癌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探討”、區衛生廳重點課題“淋巴管因子等對鼻咽鼻咽癌轉移和預后的影響”等多項。發表國家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學術論文百余篇。
獲多項榮譽稱號:86、94年兩次帶隊參加援非醫療工作,所率醫療隊被衛生部評為“全國援外工作先進集體”,獲衛生部援外醫療榮譽證書。2002年、2003年度中華醫學會廣西分會先進工作者。被授予內鏡領域最高獎“恩德思國際內鏡獎”。先后還獲得 “區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廣西五一勞動獎章”、“2007感動邕城十大好醫生”、“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